處暑的來歷

處暑的來歷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的氣溫會開始逐漸下降。下面星座網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處暑的來歷。

處暑由來介紹

公歷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份,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結語:以上就是處暑的來歷,如果你身邊還有朋友對處暑不夠瞭解,你可以把這篇文章推薦給他哦。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