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分虎之寅

貓分虎之寅

貓分虎之寅 

    十二屬相中沒有貓,成為生肖文化的一個話題。貓是人們家居生活中常相伴隨的小動物。養貓可逮鼠可驅鼠,有實用性。貓又是寵物,有觀賞性。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問:中國十二生肖中為什麼沒有貓?一種頗為俏皮的回答是:“中國開始有十二屬相的年代,貓尚未進入華夏,還在古印度沙漠上闖蕩呢。”有一種說法認為,歐洲家貓起源於非洲的山貓,亞洲家貓則起源於印度的沙漠貓。

儘管生肖榜上無名,貓還是鑽進了生肖文化圈。需要找個席位,有個落腳之地,古人就請貓分享虎之寅。明清時代民間隱語,稱貓為“准寅”。寅為虎。准寅者,介乎於似虎非虎之間——軍銜有准將一級,准寅意謂“准虎”,用來稱貓,其妙天成。

貓是微縮的虎。古語“照貓畫虎”,雖為貶評的口氣,但畢竟反映了二者相似,未能近虎寫生,便將貓當做虎的模特。現代動物學將虎歸為貓科動物,大老虎隸於小貓咪的麾下。不必以體量的大小,為虎鳴不平。中國自古有貓為虎舅之說,陸游為自己的《嘲畜貓》詩寫下一段註解:“俗言貓為虎舅,教虎百為,惟不教上樹。”你看,貓的個頭是小些,但它比虎的輩分大。當然這不過是大眾的幽默,調侃談資而已。“俗言”正點出這是大眾話題,不可忽視此二字。民間又說貓是虎的武學師傅,虎的生存本領都是貓傳授的,貓很精明,留下一招,沒教。虎以為功夫學成,對貓不恭敬,忘恩負義甚至恩將仇報,凶狠狠地撲向師傅。貓早就防著這一手,縱身一躍,上了樹。虎呆呆地向樹上望,師傅沒教,它上不去。這就是師傅留給自己防身用的一招。這個故事流傳極廣,過去電影故事片《怒潮》的插曲“虎兒得道反咬貓”,唱的就是這個故事。

貓稱准寅,沾了虎的光,可謂生肖文化有趣的一筆。貓分虎之寅,尚有其他故事。明代《戒庵老人漫筆》引李夢陽《空同集》:“十二支子鼠丑牛等,初謂取象……貓見寅人則銜其兒走,徙其窠。”這是民間的一種說法,貓碰見寅人——屬虎的人,會叼起貓崽,遷窩它處。貓怕屬虎人,這也見於清代《花鏡》,此書說貓:“其性皆與虎同,此陰類陽符也。其孕則兩月而生,一乳三四子。恆有出生即自食之者,是因屬虎人視之故也。”

出於對屬虎人的戒心,大貓不惜吃掉小貓。會有這種事情嗎? 1958年台灣《彰化縣志稿》講:“忌肖虎之人看初生之貓,俗說會吃掉小貓。”吃掉小貓,指大貓吃小貓。

雖然書上記,民間傳,但這種說法並不足信。古代就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王廷相《雅述》問道:“使一家三兩皆為寅屬,其貓不養子耶?寅人見之,徙其子,非寅人見之亦徙,此又何耶?”養貓人家,假若幾口人屬虎,難道那貓就不生小貓了嗎?說貓轉移其崽是因為見到了屬虎的人,但是貓見了並不屬虎的人,也會轉移其崽,這又是為什麼?兩個設問,都有道理。其實,產崽之貓出於動物本能,對外界很警惕。一窩貓自有氣味,在這特殊的敏感期裡,養貓人稍有染指,往往就會造成貓的驚恐。母貓產崽後,由於口渴飢餓等原因,有時也會吃掉自己的小寶寶。這些都與屬虎人無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