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禮節為什麼是抱拳而不是握手?

中國人的禮節為什麼是抱拳而不是握手?

    當人們見面或是告別的時候,總會有些禮節性的儀式。隨著民族與文化背景的不同,這種禮節性的儀式也不盡相同。

    比如說現人際間通用的握手禮,就是來自於西方。傳入我國後,經過了一百多年的錘煉,已經成為了我國通用的見面禮和告別禮。似乎這也是國際通行的禮節。各國元首在會面的時候,也是行的握手禮,只是由於主客的關係,所站的位置不同而已。

    在我國,握手禮只是一般的社交禮節,並不適用於家庭。比如說父子之間。你想啊,父子一見面,兒子熱情地握住父親的手:“老爸,我想死你了!”(寫到這裡,也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老爸:“小兔崽子,你洗手了嗎?”

    在西方,長幼之間,一般都是擁抱吻額。由於與我國的民俗相悖,因此並沒有被全盤接受。

    在我國的古代,通行的是抱拳禮,又稱作揖。現在古裝片中,還可以見到。這種禮節原本適用於覲見之時,抱拳的同時還要深深地鞠躬。後來身份相同的人見面時,也行抱拳禮,以示彼此間的尊重,只是免除了躬身的動作。抱拳禮也可以說是作揖的簡化版吧。

    古代的貴族,服裝大多是長衣廣袖,不便於行握手禮。總不能為了行握手禮,準備兩個僕人拉袖子吧。握手禮顯然不適合我國古代的國情。

    抱拳禮(或是作揖),本身就有恭敬之意,比較符合我國古人所倡導的謙恭。抱拳的時候,雙手要裸露在外,讓人能看到手裡是否拿著社麼東西,因此還有坦誠之意。

 

    當電視台推出百家講壇的時候,也造就了一位具有“民俗專家”稱號的人士,好像是叫紀連海。我不怎麼看電視,對這位紀連海先生不太瞭解。只記得有一次,主持人要紀連海先生解釋一下抱拳行禮,為什麼要左手在外,右手在內。紀先生說:“我國古代以左為尊,因此左手在外,以示尊敬。”

    聽了這樣的解釋,我當時有點暈。什麼人在什麼時候規定的“以左為尊”啊?

    記得有句成語,叫“無出其右”。大致的意思是,沒有人能排在他的前面。難道排在前面的反而不如排在後面的?這是什麼邏輯?

    古代書寫的習慣,也是從右起筆,到左面收尾。貼對聯的時候,也是上聯貼在右面。因此,右為上,左為下,也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吧。

    請客吃飯,客人要坐在主人的對面。坐陪的人坐在主人的下手,也就是左面。

    至於抱拳的禮節起始於何時何地,我沒有考證過。不過從民俗的角度看,中國有男左女右的說法,而且男主外,女主內。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解釋抱拳禮的話,是否可行呢?

    抱拳禮本身濃縮著古代中國社會的基本架構和基礎價值觀,同時還含有坦誠相見的寓意。畢竟,你手裡是否拿著什麼東西,可以讓對方一目瞭然。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