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琪老公,路金波趙子琪,趙子琪個人資料,趙子琪女兒

趙子琪老公,路金波趙子琪,趙子琪個人資料,趙子琪女兒

趙子琪老公,路金波趙子琪,趙子琪個人資料,趙子琪女兒

中文名:趙子琪

別名:趙琳(曾用名)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祖籍:山西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76年6月17日

身高:165cm

體重:47kg

血型:B型

星座:雙子座

婚姻狀況:已婚

老公﹕路金波

結婚日期:2011年7月16日

業餘愛好:旅遊、音樂、電影

最欣賞的人:年輕人

最喜歡的書:《圍城》、《飄》、《三聯生活週刊》

最喜歡的座右銘:水到渠成

最喜歡的顏色:藍色、黑色

語錄:我不是一個主動進攻型的人。交給我一件事,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做好,如果不給我機會,也沒關係,我就做自己眼前的事 

職業:主播,演員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代表作品:電視劇《別了,溫哥華》,《我的青春誰做主》電影《楊德財徵婚》

主要成就:第四屆中國電視雙十佳

「十佳」演員獎

獲得獎項

2009年新浪網絡盛典公益推動力人物 

2010年真維斯娛樂大典年度電視劇飛躍演員

2010風尚中國榜年度風尚影視女明星

華鶴杯「最受觀眾歡迎的經濟節目主持人」

第四屆中國電視雙十佳:「十佳」演員獎

主演《血色殘陽》獲2006北京台「最佳收視獎」

BQ年度紅人榜愛心大使

主演《我們生活的年代》獲得年度電視劇獎、

主演《我的青春誰做主》獲最受網友歡迎熱播劇獎

趙子琪資料

趙子琪趙子琪(原名趙琳),中國著名影視演員、節目主持人。出生於北京,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曾經是中央電視台《生活》欄目的主持人,2002年憑借《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成為觀眾喜愛的影視演員,2009年主演趙寶剛導演的《我的青春誰做主》成為當年最紅的女演員之一,更是成為了大眾喜愛的實力派演技明星。

婚姻生活

2011年7月16日,出版人路金波和演員趙子琪低調完婚,婚禮低調,但在微博上還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從微博曝光的婚禮現場來看,韓寒、王珞丹、寧財神等都出現在婚禮上,為新人送上祝福。而寧財神更是在微博上發帖稱,「參加好友婚禮,『他說,認識她這一年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年』,大家都很感動,希望他們幸福,攜手同行,走完人生的旅程。」據悉,路金波與趙子琪認識約一年。

被曝生女

2012年2月28日當晚八點左右,在北京機場出閘,趙子琪推著嬰兒車款款而行,隨即路金波出現在趙子琪的身後。有業內人士透露,趙子琪一月初在香港生下了一個女兒,出院後回到深圳坐的「月子」,女兒的名字叫「青橙」。

曬母女出遊照 母愛感人

趙子琪今天在微博貼出一張帶女兒秋遊的照片,母女倆在秋日的暖陽下洋溢幸福笑容,濃濃母愛十分具有感染力。趙子琪於2012年年初生下愛女小火星,如今十月大的小火星已開始蹣跚學步,穿上小靴子的模樣十分逗趣。 

個人經歷

1994年至1998年:中國傳媒大學學生

1996年底:還是大二學生的趙琳,開始在中央電視台主持《生活》欄目

1998年至2002年:中央電視台《生活》欄目主持人

2002年至今:影、視、歌、主持多方位藝人 

2009年:加盟《娛樂現場》成為該節目的新主播

星路歷程

在軍隊大院裡踢石頭的小女孩,住到了「昆蟲世界」裡

趙琳的爺爺是軍人,住在北京軍區的八大處大院,父母也是軍人,在天津,海軍。

趙琳出生剛剛一個多月時,住在軍區大院裡的爺爺奶奶家。這時,正趕上1976年地震。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有餘震,正在休產假的媽媽抱著剛剛起了「趙琳」名字的小嬰兒,跑到蘇州外婆家,這一去,就是三年。

一晃兒,趙琳3歲了。3歲的趙琳被接回北京,住在爺爺奶奶家。上小學的時候,又到了天津父母身邊。上了2年小學,父母轉業回到北京,趙琳又跟著回了北京,回到北京軍區大院。

位於北京八大處的軍區大院,伴著青山,伴著綠地,幽美得似世外桃源一般。對於趙琳來說,綠色的大院裡玩的地方特別大,每天放學走一路,15分鐘也就到家了,但是趙琳這玩一會兒,那玩一會兒,要用一個多小時才能走回家。童年的趙琳,有一個非常大的愛好:撿石頭。上學放學走路,從來不抬著頭看前面,而是低著頭,在土地裡找石頭,只要看到感興趣的石頭,就挖出來。

有一陣子,趙琳特別著迷一種半透明的能在地上寫出字的「畫石」。一天,她發現家中櫃子裡面放著一個石頭雕塑鹿,一看,挺像「畫石」的,就把石頭鹿搬出來,在地上試了試,果然,能寫出字!於是,她用鹿角在地上畫呀寫呀……

父親回來一看,哎,這個鹿怎麼少了一個角?

父母轉業回到了北京,分到大雜院裡的一間小平房。小平房終年沒有陽光,一到夏天,屋裡返潮,地上一片一片的水。房前有一棵大槐樹,春天時分,樹上有很多很多的「吊死鬼兒」,一颳風一下雨,「吊死鬼兒」劈里啪啦往下掉,房簷上掛著無數條,嚇得上小學五年級的趙琳不敢進家門。鄰居的奶奶一看趙琳放學回來,就趕緊拿著笤帚出門,一邊說「別怕,奶奶給你開路」,一邊把「吊死鬼兒」掃掉。趙琳住在搭出來的「小廚房」裡,床靠著牆,薄薄的牆上貼著掛歷紙,權當牆圍子。晚上睡覺,她經常聽見掛歷紙裡面「嘩啦嘩啦」地響,小蟲子爬哪!一天晚上,她睜眼一看,牆圍子裡爬出了一條大蜈蚣!還有一天早上,床邊爬出一條大蠍子!

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卻破滅了「復旦夢」1994年,趙琳考大學。

她的一個家住音樂學院的同桌,想考北京廣播學院的文編系,在這位同桌的鼓動下,班裡的幾個同學都躍躍欲試地去報考廣院,趙琳也跟著去了。

她們一起騎著自行車,騎了一個多小時,到了廣院。趙琳在廣播學院的校園裡轉了一圈,覺得並不似想像中的大學的樣子。當時的感覺是「不感興趣,沒有太當回事。」但既然來了,就去報了個名,拿了招生簡章。本來,趙琳想跟同桌一起報考文編系。可是一看招生簡章,考文編系還要考音樂常識、戲曲常識,心想:「我哪受過這方面的熏陶呀,我家又沒有人幹這行!」

她把招生簡章看來看去,哎,播音系挺簡單,只考朗誦。「就報播音系吧。」趙琳說:「沒有想真考,只是想嘗試一下面試的滋味。」初試時朗誦,老師說:「你這個朗誦太平了,像白開水一樣。」可是,口齒還算清楚,朗誦基本不懂的趙琳,居然糊里糊塗地進入了複試。複試的前一天,趙琳下樓梯的時候,從樓梯上滾下來,腳摔傷了。坐在醫院的床上,隔壁一個正在接骨的病人哇哇地尖叫,趙琳嚇壞了,心想一會兒我也得這樣。

第二天,趙琳右腳打著石膏,用根繩子把爸爸的大拖鞋綁在腳上,柱著一根拐棍,一副狼狽模樣去參加複試。

進考場之前,她反覆念叨:「我一定要跟老師說,我的腳是昨天臨時摔壞的,我不是殘疾人。」

可是,一進考場,趙琳就蒙了,想說的話忘了!「唉,這下完了,老師肯定想,這個殘疾人怎麼還考播音系?」結果,面試分居然勉強通過了,60多分。其實,趙琳當時特別想報考的是復旦大學新聞系。於是,第一志願,填報了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在提前錄取一攔,填上了北京廣播學院。為了考上復旦,趙琳特別用功,拚命地複習功課。甚至還買了上海地圖,買了一本《厚黑學》,想著怎麼對付以精明著稱的上海人。

最後由於自己填報志願的問題,她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而不得不放棄復旦,這讓當時的趙子琪十分難過。

播音系來了一個「醜小鴨」  

趙琳的專業分數並不高,憑什麼就被門檻很高的廣播學院播音系錄取了呢?「那一年,特別奇怪。以前,廣院錄取都要看面試成績好不好,但是那一年,廣院換了一個新校長,新校長說,要重視文化素質,文化分數要好。我在北京的考生中是文化分最高的,就被錄取了。」歪打正著考進廣播學院的趙琳,先天條件並不適合傳統的播音,不屬於有播音天賦的人。有一次上發聲課的時候,老師讓她念了一段古詩,念完之後,老師沉默了一會兒,看著趙琳問:「唉,你父母是幹這行的嗎?」

「不是。」

「那你為什麼要考播音系呀?」

趙琳心裡涼嗖嗖的,心想:「又不是我要考,誰讓你們錄取我呢!」

在學校,趙琳默默無聞,對播音專業很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先天條件不行,不適合干播音。她對自己前途很擔憂:學播音,將來幹什麼去呀?當時的趙琳,有些瞧不起學播音,覺得學4年就是學怎麼說話,有什麼意義呢?好像只有學習不好的人無可奈何了才學播音。

但是,上了幾年播音系之後,趙琳意識到自己的想法錯了。她從老師們身上感覺到了一種對播音職業的熱愛,和對播音的鑽研精神。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行業都有發揮的空間,關鍵就看自己怎樣去做。特別是當老師們講怎樣揣模播音角色的時候,趙琳覺得,播音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學問,是一個很值得尊敬的職業。慢慢地,趙琳調整了心態。對於沒有上復旦,趙琳現在還後悔不後悔?

「現在不後悔了。當時,對於將來的職業是一個很朦朧的概念,沒有確定要去幹什麼,只不過感覺想幹新聞一類的職業。如果當時考了復旦,可能也有機會做主持人,但是繞了一圈,而上廣播學院,是做主持人的直通路。」

原來真有天上掉餡餅這種事,伸手接好

大一下半學期,同學們開始蠢蠢欲動,想接觸一下電視,「找點活兒干」,但是,根本沒有機會。宿舍裡的女孩們在一起設想:「要不咱們去通縣電視台毛遂自薦,試一試?」趙琳卻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可能幹電視這一行,也根本沒有發現自己能幹電視這一行。趙琳上大二的時候,北京電視台開了一個新欄目《流行20分》,需要找一些年輕的主持人。電視台到廣播學院來挑人,趙琳和班裡的幾個女孩去試鏡,一試,挺好,趙琳被選中了。

選中趙琳這個播音系的醜小鴨?真沒想到!趙琳和同宿舍一個也被錄取的女孩,走在回學校的路上,一路感覺踩著雲似的,想:怎麼可能呢?原來真有天上掉餡餅這種事,餡餅怎麼就掉在咱們身上了?從此,趙琳開始接觸電視,做電視主持人。在《流行20分》這個欄目中,她主持《流行視窗》板塊,給觀眾們介紹北京一些時髦的酒吧、咖啡屋等等。

第一次,面對鏡頭說話,是在一個外景--剛剛開張的星期五餐廳。趙琳心裡特別緊張,剛好攝像師又很不耐煩,他看趙琳一遍一遍地總出錯,他老得扛著機器,就對趙琳說:「哎,你爭取一遍就過啊。」趙琳每錄一段之前,攝像師都要說這麼一句。本來趙琳就不太知道面對著鏡頭應該怎樣說話,攝像師這麼一說,弄得她別提多緊張了!一邊盯著鏡頭,一邊腦子裡使勁地想著詞兒,不知怎麼的,老出錯!攝像師在旁邊唉聲歎氣:「嘖嘖,唉……」而趙琳手拿話筒,哆哆嗦嗦地在發抖。

第一次,在演播室裡拍片頭。片子拍出來之後,大家都說:感覺真是不錯。趙琳自己也覺得,演播室裡燈光一亮起來,燈光打在身上,自己馬上就進入了興奮狀態,一點也不緊張,表現挺自然。她發現,原來,自己是有這個能力的,在演播室裡,在燈光下,感覺特別好。

趙琳開始有信心了。由於主持《流行20分》這個欄目,趙琳開始介入電視,走進電視圈。後來,其他電視台也找她去做節目。上大三的時候,是她最忙的一年。那一年,她同時在做四五個節目,北京電視台的《雙休日計劃》、北京有線台的《休閒假日》和介紹時尚的《綜合傳播》,鳳凰衛視的《汽車衝動》等等,1996年底,又在中央台接手《生活》欄目。

熒屏上,穿著大家為她湊的套裝  

還是大二學生的趙琳,開始在中央電視台主持《生活》欄目。

《生活》這個欄目,一開始的鏡頭是一個小門,主持人推開小門,走到鏡頭前,說幾句話。主持人要穿職業套裝,穿高跟鞋。而趙琳還是學生,從來沒有穿過高跟鞋。為了做節目,她特意去買了一雙高跟鞋,穿上走進演播室。

哇呀,高跟鞋實在是難受,腳痛得不行,而且走起路來別彆扭扭,渾身不協調。每次從小門走到鏡頭前,都極其費勁,經常不成功。有一次,她從小門裡走出來時,高跟鞋居然不幸地掉了!練了兩年多,穿高跟鞋走路很自如了。趙琳笑侃:「這也是收穫之一。」主持人要穿職業套裝,職業套裝的價格卻很貴。《生活》欄目開始時有服裝贊助,一年多之後合同期滿就沒有再續。沒有人贊助服裝了,只有自己去買。但趙琳是個學生,要買套裝,經濟上實在支付不起,覺得太貴了!

組裡的編輯、記者們想辦法幫助趙琳湊衣服。有一天,她剛剛走進辦公室,一個編輯就招呼:「來,趙琳,給你看一樣東西。」編輯拿來一張紙,上面用圓珠筆畫著幾款服裝,右下角畫著趙琳的小人頭兒,咧著嘴笑,下面寫著一行字:「趙琳,我們在為你湊衣服。」趙琳真感動哪。

播新聞怎麼有些像鳳凰衛視的新聞主持人 

1998年畢業時,趙琳水到渠成地進入了中央電視台,這時,她主持了一年多《生活》欄目,觀眾們已經認可她了。中央電視台新分配來的大學生,都要到基層鍛煉3個多月。趙琳被分配到濟南電視台鍛煉。濟南電視台的同行們知道趙琳已經做過幾年的主持人,就說:「你來主持《晚間新聞》吧。」「好啊」。趙琳挺激動。她覺得,「自己這樣的條件做主持人還可以,中央台的《晚間新聞》是絕對不會讓我播的。」

第一次,做完《晚間新聞》,大家看帶子,喲,不像傳統概念中的播新聞的感覺。有人說:「哎,看你播新聞,就想起你主持《生活》來了。」還有人說:「哎,你播新聞有些像』鳳凰衛視』新聞主持人。」趙琳心想:「這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開始,大家不太適應趙琳播新聞,過了幾天,可能是習慣了,大家覺得,不錯,挺好的。趙琳播了一個星期的新聞後,就有觀眾給她打電話、來信,一個老局長還寫了一首「央視有主持,濟南來播音」的打油詩,誇她播得不錯。

後來,就讓趙琳正經八百地播《濟南新聞》了。播《晚間新聞》,只是星期一到星期五,週末休息。而《濟南新聞》是天天播。剛開始,趙琳沒有反映過來,週末,跟著人事處長和幾個實習的大學生去郊遊。車一路疾駛,快到目的地時,趙琳突然想起;「今晚會不會還有『新聞』啊?」大家說:「哎,沒準兒。」怎麼辦?人事處長趕緊跟台裡聯絡,果然當晚有『新聞』!趕緊協調,找人替班兒。以後,同事們老拿這件事笑話她:「還說別人記性不好呢,就你記性不好,晚上播新聞都忘了!」

2000年春節晚會,其中的一個新面孔  

1999年,為了慶祝國慶50週年,舉辦了一台大型文藝晚會「江山如此多嬌」。

趙琳正在和朋友們唱卡拉0K,忽然,有人呼她,一看,是國慶晚會劇組。她覺得挺奇怪:「國慶晚會劇組找我幹嗎?」趕緊回電話,導演說:「你趕緊過來,參加國慶晚會劇組。」

趙琳根本沒有想到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她剛剛分配到中央電視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而且,從來沒有接觸過文藝晚會一類。她就去了。試了試,大家覺得還不錯。國慶晚會上有3對主持人:周濤和朱軍,張正和王玲玲,而亞寧的搭當,就是趙琳。國慶晚會,當然要非常正規。事先拿到了稿子,但是不能像電視主持人那樣可以借題發揮,而是一個字都不能錯,說出的話也要慷慨激昂,像詩朗誦一般。開始,趙琳有些不適應,因為《生活》欄目比較貼近生活,說話跟平常聊天差不多。而主持國慶晚會,別的主持人都是調門兒提高八度,幾乎是激情地喊著,趙琳自我感覺已經向「激情地喊著」靠攏了,但是,導演說:「不行,調門兒還得再提高!」每次都比上次的調門兒再提高!到了綵排的最後一天,導演說:「哎,行了,這樣的調門兒合適。」一個朋友問趙琳:「你最近忙什麼去了?」「我天天錄國慶晚會哪。」「你主持的時候說什麼啦?」「沒說什麼,就喊了幾句。」

離開央視 

當時辭別央視進軍影視圈,雖有風險她沒有後悔。「當時我只是說,對主持人這個工作已經徹底厭倦了,我就肯定在今後的生涯裡面我不想再做了,所以我是一定要改行的。」當時的工作狀態已經不能發揮趙琳的創造力,「我就覺得總是在重複一些事情,用的是你這個智力部分最低端的記憶力部分。每天你也不能亂說話,編輯已經給你寫好了,我的記性特別好,那詞兒寫得再長,再有什麼專業術語,基本上就是一遍就下來了。所以,後來我的一個朋友陪我去錄像,那時候我已經有打算說要去演戲了。他開始勸阻我說,你不要輕易放棄。但是,我帶他去看過我的一個錄像,錄完了以後,他說你改吧。我覺得,現在的工作用了你的智商還不到1/10呢。目前這個工作狀態對你來說太簡單了,可能確實是這樣的。對我來說,我不知道自己做這個工作的意義在哪兒。」

不要再叫我「趙琳」  

《我的青春誰做主》熱播以後,趙子琪這個名字正在逐漸進入公眾視線。優秀而果斷的趙青楚取代夏琳成了新一代白領的偶像。劇中的姐妹們竭力擺脫上一輩的管教和束縛,角色以外的趙子琪也一直努力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為了和「中央電視台《生活》欄目主持人趙琳」這個稱號徹底告別,她為自己改了名字,「我的父親非常喜歡石頭,而『琳』和『琪』都是美玉的意思。因為家裡有南方人,他們用蘇州話說「琳」非常順口,所以家裡人就給我起了「趙琳」這個名字。當我準備改名字時,又遇見了『琪』這個字,覺得和它很有緣分,於是我就把名字改成了趙子琪。」

有人說改名是演藝圈大忌,但趙子琪的新名字卻為她帶來了好運。「其實趙子琪是我小時候的名字,是我爺爺奶奶取的,我一直很喜歡,後來被改成趙琳,當時年齡小,儘管不喜歡,也做不了主。」用趙子琪的說法是,新名字相當於個人的風水,而且也會讓自己更自信、會帶動自己的氣場。「在拍《我們生活的年代》時,字幕上寫的還是趙琳,而從去年拍《我的青春誰做主》開始,我就完全改成趙子琪了。之後連續接了《天地不容》、《無間有愛》、《你永遠都不會獨行》這些戲,雖然很忙,連休息時間都沒有了,但我覺得很快樂。」

保持本真質樸率真 

改名之後的子琪並未為此改變自己固有的生活圈。她依然生活在曾經的友誼包圍中。熒屏中,她可能是幹練的職業女性,也可能是溫婉賢惠的居家女。不過,在生活中,她是那個朋友圈中著名的「馬大哈」,她經常忘記應付生活中的麻煩事,比如,車的年檢,比如,什麼什麼費,很多時候,是朋友打來電話提醒或者直接替她代勞。

生活中很多瑣事她記不住,朋友如果遇到一點麻煩事,她卻會記在心裡,走著坐著都會想,好像是自己親歷。北京女孩兒身上的爽直、仗義在她身上充分體現。

「我可能對友情這種東西上癮。」她有點羞澀地笑。毫無疑問,她在朋友圈中是受寵的,她身上那份本真,質樸,誠懇,在這個喧囂的都市如同稀缺資源一樣,被擁有的人珍惜。

在影視圈,趙子琪也以好人緣著名,很多合作後的演員後來就成了好朋友,比如,拍攝《我的青春誰作主》,她有了一個好妹妹,王珞丹,在《我們生活的年代》拍攝殺青後,她又與劇中的葉玉芬扮演者陳實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在第一部戲《別了,溫哥華》中,她曾經與陳坤有不少對手戲,在拍戲中結下的友誼一直持續至今,當初,《別了,溫哥華》剛剛播放,有人質疑她的演技,陳坤在一次記者採訪中激動地維護自己的朋友:「趙琳是我見過的女演員中,最有魅力、最有文化的一個女演員。我覺得趙琳的演技非常好,她是一個很有個人魅力的演員,我非常欣賞她。」

這份欣賞,不僅僅是一個優秀演員對另外一個優秀演員的欣賞,還包含了一份樸素友誼中的相互支持與珍惜。

以前的生活很單純,她戲稱那時生活的狀態是「出世」,很多複雜的事她不用涉及當然也不會因此煩惱。現在的生活也很單純,那是她給自己營造的單純,不過她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是「入世」了。畢竟,演藝圈是一個什麼人都有的小社會,劇組生活的特殊,又讓她必須得要適應一個又一個迅速組成又迅速散開的小社會。

「如果說,對於某些人際關係的紛擾不覺得困惑的話,那是假的。」子琪說:「不過,每次困惑痛苦後會覺得自己又成長了,這種感覺也很有成就感。

剛進娛樂圈時,她的本真,質樸,熱情,有時會被對面的銅牆鐵壁撞回來。每個人的生活體會與人生經驗不同,對生活也會持不同的態度。有人像刺蝟,有人像蝸牛,很多人會將自己包裝成在社會中最不會被傷害的面孔。子琪的自然與本真當然會碰壁。好在,她不是那個遇到障礙物就縮起來的海葵。她將紛繁的生活經歷轉化為對人生的感悟,用豁達寬容消化人性中某種負面情緒,生活永遠是如此,你希望它有多複雜那就能多複雜,你希望它多簡單,那就有多簡單,心底澄澈,外面的世界就乾淨,於是,在紛繁的娛樂圈,她依然是那個率真,質樸,自然的子琪。

感受幸福的能力  

在子琪的眼睛裡,看不到急躁與焦慮,龐大的名利場似乎並未對她有所影響。她對自己的所得,很容易滿足,對自己能達到的狀態,永遠都有要求。不知,這是不是與她信佛有關。「佛教不單單是一種宗教信仰,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子琪說。她很願意與人分享新近讀過的佛經與看的書。

或許正是這樣一份佛心,趙子琪的心中常常儲存著慈善情懷,趙子琪認為,慈善在乎長久,並非是捐款捐物如此簡單,它是一種持久的生活方式。她也一直在強調,慈善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心、愛護身邊的人做起,這份樸素的理念也一直讓她的身影忙碌在慈善活動中,2006年,她化身慈善天使出席某家雜誌社舉辦的募捐活動,為殘疾人貢獻愛心;2007年,她擔任了紅十字基金會主辦的「天使回聲」的慈善大使;2008年,汶川地震,她慷慨解囊為抗震救災出一份力……慈善這個話題一向是演藝明星喜歡津津樂道德話題,趙子琪卻本能地選擇低調,她的觀念中,慈善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是一個自我責任的體現,她只需默默地,盡自己所能地做事就好。

許久以來,演藝界和演藝界的明星給人的感覺總是充滿了「喧嘩和騷動」。演藝界是一個特殊的圈子,演藝界的明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很多明星不惜用花邊新聞博取版面的浮躁年代,趙子琪這般用踏踏實實的心態,默默無聞不求回報的真正慈善情懷就顯得尤為可貴。

趙子琪明白,她選擇了演員這一職業,也就意味著選擇了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明星畢竟不同於普通的社會大眾,更不應甘於做普通大眾,或以低於普通大眾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明星們應勇敢的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份責任,源於對「衣食父母」應有的回報,源於作為公眾人物應有的自律。

面對貧困,面對不幸,人性和良知的光輝彌足珍貴,趙子琪將這一點感動發散開來,瀰漫開去,再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於是成就了她與眾不同的熠熠的星光。

生活中,趙子琪愛好廣泛,從某種程度上說,她有著生活家的潛質,她對居家裝修樂此不疲,喜歡在家中營造一種優雅,舒適的環境,她的家也因此被佈置的綠意融融,詩意盎然。閒暇時間,她愛好攝影,隨身攜帶著一個小小的攝像機,看到或感動或美的瞬間就會抓拍下來,將瞬間留駐永恆,她用攝影記錄著生活中的點滴感動。書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許她身上那股濃濃的書卷氣就來源於此。隨著年齡,人生閱歷的增加,看書的心境也會有所不同。

「剛剛看完張愛玲的《小團圓》,以前可能真的很迷戀她小說中的那種蒼涼感,可是,現在讀完這本書我的觸動不是很大。或許,我已經走過了那個為張氏小說唏噓感歎的階段。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的觸動,遠遠不如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子琪說:「我更願意看一些哲學的,帶有人生思考意味的書。」

讀書的心境隨著年齡會變化,人生觀、價值觀也當然隨之改變。以前,她會以為一個女孩子的傳統幸福模式是結婚生子,有一個好的歸宿,現在則不。「幸福的模式有很多種,不是僅僅有一條大家都約定俗成的路。」子琪說,「重要的是,有幸福的心境與感受幸福的能力。」

這個在軍區大院中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當兵的爸爸用近似軍訓的嚴厲要求她,早睡早起,每天跑步。按照父母設置的路徑,她應該是循規蹈矩的乖乖女,一路波瀾不驚。如今,她依然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成長方式--一邊走,一邊尋找自己最喜歡的表達方式。

總是讓別人擔心她的選擇有點冒進,卻總是走得沉穩有力。因為,她明確地知道,自己選擇切入生活的角度,是源自內心的需求,並會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被稱為內地「三好生」的趙子琪形象清新知性、親切自然,因此成為《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第一位被定下來的角色。曾和趙寶剛導演合作過《別了,溫哥華》、《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 《錄像帶》等多部影視作品的趙子琪透露,她接到這個角色時只知道劇情的大致走向,沒有劇本也沒有人物設定,導演趙寶剛對這位愛將下達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演你自己」。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