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还山个人资料,许还山电影,许还山演过的电视剧

许还山个人资料,许还山电影,许还山演过的电视剧

许还山个人资料

中文名:许还山

外文名:XU HUAN SHA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乐平

出生日期:1937年7月13日

星座:巨蟹座

父亲:许凌青

姐姐:许还河

前妻:一位维族姑娘(离异)

妻子:李彩云(现任)

子女:一儿一女(前妻所生)

职业:演员、导演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主要成就:曾获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

代表作品:《张衡》、《双雄会》、《大决战》、《电影表演探索》等

许还山图片

许还山是中国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原籍江西乐平,1937年7月13日生于北平。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留校劳动。1966年至新疆劳动。1979年回北京主演影片《樱》。1980年起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1986年转任导演。曾主演《张衡》、《寒夜》、《双雄会》、《红与白》等影片。1987年导演影片《盲流》及电视连续剧《铸情岁月》、《大上海屋檐下》等。

1956年许还山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留校劳动。1966年至新疆劳动。1979年回北京主演影片《樱》。1980年起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1986年转任导演。

曾主演《张衡》、《寒夜》、《双雄会》、《红与白》、《代理市长》、《幸运的人》、《决战之后》等影片,获得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1986年转做导演工作,1987年导演了电影《盲流》及电视剧《铸情岁月》,并著有《电影表演探索》等40余篇论文。

两次婚姻

许还山有过两次婚姻,都是流放着的婚姻。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个懂汉语的维族姑娘,她的哥哥和许还山同在一个农场当工人,看到还山是个正直善良英俊的小伙子,他把妹妹介绍给还山。一个人落难之中多么需要有个温暖的家,有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他和那姑娘在农场的小泥屋里成了亲。还山白天在农场劳动,晚上回家钻研木工技术,他以为从此开始了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周围的维族老乡热情纯朴,他逐渐不再想到自己是个“老右”。可没料到妻子的脾气越来越古怪,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又哭又闹,发展到神经质的病态。在妻子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那是1970年,他带妻子回河南郑州探望父母后,转道北京,探望姐姐姐夫。妻子闹着要留在北京,姐姐为他着想,答应把弟妹留下来,孩子生下之后,姐姐看到弟妹那副病态索性提出来把小外甥留在身边抚养。还山将妻子接回新疆,小家庭仍然得不到安宁,不得已两个人终于分手,妻子带着儿女离去了,他孑然一身空守着小泥屋。没有温暖的家庭,不要也罢。他真想就这样一个人过下去。可命运之神又把第二个妻子送到他的小屋。

她叫李彩云,是个山东女子。50年代,有一批响应号召扎根边疆的山东姑娘来到新疆,当时的做法很绝,有关部门来了个集体拉郎配,把姑娘们集体介绍给生产建设兵团的转业军人。彩云命苦,摊上个脾气暴躁的酒鬼,生下一个女孩之后,她实在不堪忍受丈夫的打闹,只得离了婚。女儿长大之后来到许还山所在农场插队。这姑娘天天和许大叔在一起干活,看到许大叔一表人材,知识渊博,待人和善,处事正派,打心眼里敬佩。一次回家探亲,她把许大叔的故事讲给在喀什纺织厂做女工的妈妈听,劝妈妈到农场去看看,见见许大叔。妈妈被她说动了心,真的来到农场,这之后就像电影《牧马人》那样,李彩云发现女儿喜欢的这位许大叔果然是个好人,由女儿做媒,他们结成了一对患难夫妻。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彩云文化不高,但心地善良,事事都为别人着想,还山敬重她的为人,觉得两个苦巴巴的人凑在了一起,总算是一种缘分,应该珍重。彩云在喀什,还山在巴楚,俩人不常在一起。有一次,还山因食物中毒差点丧命,彩云把他接到喀什,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许还山为此永远不忘妻子对他的深情。他常对人说,无论我将来做什么工作,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彩云。

后来,果然他重返影坛,成了令人瞩目的大演员,可他始终没有忘掉“糟糠”。彩云随他调动,进了西安电影制片厂,仍干她的工人老本行。我多次听还山讲起他的老伴对他如何如何好,但始终无缘见到这位可敬的大姐。去年的电影节游漓江时,许还山满身披挂,“武装”了3架照相机,左一个镜头右一个镜头,比专业摄影师还气派的样子,我就开玩笑问他:你这是发了什么洋财?买了这么多器材?”还山一本正经地开了话匣子:我老妻知道我喜欢鼓捣这玩意,把这些年积攒了3万多元都给了我,说咱俩也不想吃喝玩乐,你就这么点爱好,买上几架好相机吧!你看,我这老伴怎么样,真让我没的说。没别的,我这不是卖着力气地照吗?我要把我看到的好景致都拍下来给她看哩!”我搭腔说:“可惜大嫂不能一起来!”他说:“是啊,彩云要是能和我一起来多好哇!再有机会出外景,我一定带她出来看看,她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

许还山是幸福的,他身边总有一片象征祥瑞的彩云!

表演特点

许还山在银幕上塑造的汪文宣、司马迁、张衡、屈原等众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

许还山有着疾恶如仇、直言不讳、敢做敢当等鲜明个性,令人肃然起敬。老一辈艺术家不仅是用心来拍影视作品,更是用心去热爱生活,善待生活。许还山195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57年即被错划为右派,从此打入生活底层20余年。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做过瓦匠,当过木工,也任过会计、出纳,前前后后从事过的职业有近30种。可以说,他品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人生最辉煌的岁月他几乎都在体力劳动中度过。那段时光在带给他苦难的同时也给予了他莫大的财富。从那时起,他学会了宽容、忍让、乐观、坚忍不拔。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满天风雨难为久,雨后定是艳阳天”。广泛的生活积累使得他在后来演起戏来得心应手,能非常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1979年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樱》,恰是由他这个第一届学生来主演,这也正是他毕业后的第一部影片。在这部片子里,许还山成功地塑造了化纤厂工程师陈建华的形象。演来张弛有度,耐人寻味,在饱受压抑的知识分子心目中产生共鸣。对此,他曾颇为感慨地说过:“总算活过来了,又能从事我最钟爱的职业,这既是时代的庆幸,也是我个人的庆幸。”从此,许还山在表演事业中不断攀登新的峰,所获奖项也不计其数。他至今仍没有放弃对影视事业的热爱,每年仍在全国各地拍片,依然健康、依然乐观、依然充满了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也许,他这一生,都会在这样的忙忙碌碌中度过吧。他的经历,值得我们去思考;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一些对生活、对艺术的见解,也应值得我们去聆听、去体会。

一些新剧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将老艺术家冷落一旁,而对所谓的“明星”、“偶像”却趋之若鹜,对此,许还山深恶痛绝。真正促进中国电影发展的都是老艺术家们,他们在不同时期塑造的人物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地道战》、《英雄儿女》、《上甘岭》等至今仍不失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而现在的一些“一夜成名”的明星没拍几部象样的片子,却处处享受着“星级待遇”,媒体也用大量篇幅不负责任地去炒作,有些甚至造成了很不良的社会影响。媒体的这种炒作之风,应该尽早地刹刹了。

他非常厌倦港台对于历史剧的“戏说”,认为那是篡改历史,在他看来,影视剧允许人们做一些艺术上的加工,应该是70%的真实与30%的虚构,而今却受港台剧的影响,我们的历史剧变得没有时代、没有人物个性与语言特色,这样拍出来的影视作品,难以让人接受与流传。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其思想性、观赏性、娱乐性、票房价值四者缺一不可,不应总去表现无聊的、低层次的小情趣。而有些女星刻意追求“骨感”、“健美”而忽略了健康,在许还山看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做法,“健美健美”,“健”才是第一位的东西,本末倒置只会白白糟蹋坏了身体。

个人经历

1956年许还山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留校劳动。

1966年至新疆劳动。

1979年回北京主演影片《樱》。1980年起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1986年转任导演。

曾主演《张衡》、《寒夜》、《双雄会》、《红与白》、《代理市长》、《幸运的人》、《决战之后》等影片,获得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1986年转做导演工作,1987年导演了电影《盲流》及电视剧《铸情岁月》,并著有《电影表演探索》等40余篇论文。

艺术成就

对于艺术的态度

尽管生活中自己对经商之道和商人的思想并不了解,但是仍然会尽力把握好这个角色。他对艺术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得到了剧组人员的一致推崇。作为一名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许还山对现在许多年轻演员的表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同出自电影学院,但现在的年轻演员和自己那一辈的演员已经完全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现在的演员都有个性。有的年轻演员演个角色,身边还要带个助理,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就不习惯了。”“演戏其实也是一项平常的工作,如果把它放在人民群众之上,演员的艺术生命就不会长久。”许还山直言不讳的一席话,其实也道出了许许多多老演员、老艺术家的心里话。老演员演戏好是不言而喻的,而他们的为人和艺德则一般不被“圈外”人所了解,而这恰恰是年轻演员应该多学习的东西。许还山谦逊地说,自己与年轻演员的合作是一种互动的学习关系,朋友关系。他经常在拍戏间隙,为年轻演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对剧本的理解。

对艺术的理解称之为是一门学问。虽然接受过正规电影学院的教育,虽然从影以来已经在数十部影视作品中饰演主要角色,眼下,这位老人仍然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老人告诉记者,在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应该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将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精华保留发扬。这位喜好诗歌、书画、摄影的老人,因为在雕花楼拍戏而开始研究这里的历史、建筑。雕花楼里的一片瓦、一道屋脊、一扇花窗都成为他琢磨江南文化的对象。而更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竟然还是一个电脑迷。老人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己外出拍戏带笔墨纸砚、九十年代带上“长枪短炮”的照相机,而现在,一台电脑成了随身带的东西,虽然累赘,但是却是自己了解信息,学习新东西的需要。

书法成就

以“苦牛”自喻的属牛的著名影人许还山(生于抗战烽火中,家人遂以“还我河山”名之),为人豪爽豁达,兴趣广泛:摄影、绘画、运动之外,尤精书法、篆刻。在影剧老演员舒适与章非书斋的壁间,许还山所书对联,评赞舒适的是:“苍龙日暮还复雨,老树根深更护花”;为章非写照的是:“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电影圈内的刘琼、张瑞芳、严励、黄祖模、潘虹、黄健中、吴天明、马林发等人士,亦藏有还山的条幅或篆印。“方寸之地见我心”,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他均精心营造,一丝不苟。

许还山,丁丑(1937年)出生于一个文化气氛浓郁的革命家庭,其父许凌青是二十年代中共老党员,雅爱名人字画,家藏珍品颇丰。他自幼受到熏陶,熟诵古典诗文,滋养传统美德,日书大小楷百字,不完成不入睡。稍长,由“遵命写”到“生兴趣”,于是颜筋柳骨,魏碑汉隶,寒暑不辍,遂成雅癖,即便在“心中插刀”的劫难中,代人抄写大字报时,亦不忘苦练书艺,“四十余年磨一剑”,方臻今日之造诣。

一分才艺一分戏。许还山在主演《魂归汨罗》《张衡》《寒夜》等片时,尝到了“善书”的不少的“乐在其中”,如屈原之书《橘颂》,张衡的“记事于简”,以及汪文宣书房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横幅,均因出自他之手,而增添了不少艺术实感。有时书法还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交际”妙用,《天梦》和《大上海屋檐下》的某些实景,均借在陕南村金北骧教授家中,由于许还山书赠金老两幅字:“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与“怡神养心”,从而使剧组和金府的亲切关系,更为水乳交融了!继在廿集历史连续剧《司马迁》中的汉武帝刘彻之后,许还山又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谍报大战实情的《狐步谍影》一片中,成功地饰演了“英籍资深情报人士休伯特”。应该说,能演活了这些历史人物,均与许还山所独有的二十余年的坎坷经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关。

许还山电影

2011《飞越老人院》

2011《白鹿原》

2011《钱学森》

2009《孔子》

2009《建国大业》

1998《世纪之梦》

1995《仁者无敌》

1993《第一诱惑》

1993《火车,在黎明到达》

1991《大决战》

1991《筏子客》

1991《梦断楼兰》

1991《决战之后》

1987《盲流》

1987《红与白》

1986《幸运的人》

1985《代理市长》

1985《古越轶事》

1984《寒夜》

1984《双雄会》

1982《张衡》

1981《归宿》

1979《樱》

许还山演过的电视剧

2013《遇见王沥川》

2012《利箭行动》

2011《枪炮侯》

2011《大唐女将樊梨花》

2011《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2011《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2011《红色利剑》

2011《草根王》

2010《少林寺传奇3》

2010《天堂秀》

2009《西游记》

2009《血色沉香》

2009《天地民心》

2008《红楼梦》

2008《西风烈》

2008《狐步谍影》

2007《猎狐》

2007《商贾将军》

2006《封神榜之凤鸣岐山》

2006《大秦帝国》

2006《船政风云》

2006《少年包青天3》

2006《东方霸主》

2005《幸运者》

2005《喋血大汉口》

2005《砺剑》

2004《关中匪事》

2004《少林武王》

2004《天山紧急出动》

2004《避暑山庄大传奇》

2004《首富》

2003《宫廷画师郎世宁》

2003《天龙八部》

2002《无盐女》

2002《孝庄秘史》

2002《聚宝盆》

2001《欲罢不能》

2001《日出》

2001《江山为重》

2000《军统局的枪声》

2000《八岁龙爷闹东京》

2000《黄埔军人》

2000《冰糖葫芦》

1999《红岩》

1999《共和国往事》

1999《壮志凌云》

1998《吕后传奇》

1997《鸦片战争演义》

1997《司马迁》

1994《大上海屋檐下》

1993《大屋的丫环们》

1993《天梦》

1993《老祖》

1993《铸情岁月》

相关链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频道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