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無償獻血

世界各地的無償獻血

•無償獻血在香港
  香港是1952年開始推行無償獻血的,當時由於舊的傳統觀念,只有兩位華人獻血。幾十年過去了,620萬人的香港,由最初的每年只有1000多人獻血到現在的每年有18萬人獻血,無償獻血已成為許多港人的自覺行動,其華人的比例由過去的3%猛增至97%,基本滿足了香港的免費用血。
•無償獻血在台灣
  1974年,台灣無償獻血在5%,成分輸血為0,獻血員只有3749個。1994年,台灣130萬人次全部是無償獻血,占總人口的5.9%,成分輸血為92.1%。
•國外是怎樣開展無償獻血?
  1948年國際紅十字會向世界各國提出要求:醫療用血要採取無償獻血和免費用血。1975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決議,敦促成員國加速自願獻血的發展。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已達到醫療用血全部或大部分來自無償獻血。發經濟發達的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也有經濟欠發達的阿爾及利亞、坦桑尼亞、尼泊爾、緬甸等,都實行了無償獻血制度。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無償獻血意義和血液生理知識的宣傳教育。日本、法國、德國等號召人們參加獻血的宣傳畫、標語口號等到處可見,有關獻血的小冊子在血站或紅十字會可以自由索取,獻血紀念郵票已成為宣傳獻血的一種重要方式,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發行過近100種與獻血有關的紀念郵票,在市內繁華區設有獻血宣傳牌。獻血的好人好事經常通過電視台、電台、報紙進行報道,無償獻血已經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
  許多國家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獻血知識教育。日本允許家長帶孩子到血站,父母獻血時孩子在一旁觀看,澳大利亞等國,在中小學設有獻血知識課,學校定期帶學生到血液中心采血現場參加,讓學生瞭解獻血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就懂得獻血是每個人應盡的社會義務和獻血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就懂得獻血是每個人應盡的社會義務和獻血不影響健康的道理,長大以後成為一名自願的光榮獻血者。
  許多國家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帶頭參加獻血。孟加拉國總統艾爾沙德、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約旦國王侯賽因、奧地利總理弗拉尼茨基、日本首相中曾根等都參加過獻血。日本明仁天皇1989年56歲時獻血15次,還繼續參加獻血。尼泊爾國王馬享德拉、首相坎帕•比斯塔都曾多次帶頭獻血。賽內加爾共和國迪烏夫總統和夫人伊麗莎白雙雙獻血。這些領導人親自參加獻血對各國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尼泊爾王國在馬享德拉國王的帶動下,於1982年就實行了無償獻血制度。
  在許多國家,公民獻血後吃幾塊點心,喝杯飲料,就各自去幹自己的工作,從不領取任何報酬,人們把獻血看作是健康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是很普通而平常的事。
•獻血與郵票
  方寸之地的郵票也是宣傳獻血工作的重要窗口,世界上幾十個國家發行近100種與獻血有關的紀念郵票。
  第一枚郵票是1942年由匈牙利紅十字會與郵電部門共同設計發行的。1974年是國際紅十字獻血年。同年,舉辦了以“獻血挽救生命”為主題的郵票設計,推動了許多國家通過郵票——這個旅程不受限制的萬能使者,敦促世界各國的人們履行自己對社會的責任。丹麥、德國都發行了紀念郵票,郵票上的一瓶血和救護車上的閃光信號燈,都表現了“獻血以挽救生命”這句口號作為郵票畫面的重要部分。
  埃及獻血組織的標誌呈圓形,主圖是張開又臂迎接一滴血的人形;科威特獻血組織的標誌也呈圓形,圖案是紅新月中的一滴血和持麥穗的雙手;比利時獻血郵票則通過生命之樹,鑽石形的血滴,鮮血與生命之苗等圖形,表現了鮮血與生命的密切關係。
  獻血郵票的發行,引起集郵者的興趣,給世界各國郵票收藏家們增添了集郵的內容。在集郵界把獻血、輸血內容的郵票,稱為“血液事業”。
  就目前所知,非洲有阿爾及利來、貝寧、布隆迪、乍得、埃及、馬裡、雷尼昂島、盧旺達、多哥、突尼斯、上沃爾特。美洲有巴西、圭亞那、墨西哥、尼加拉瓜、聖文生加勒比群島、美國,聖比埃爾和米克朗。亞洲有印度尼西亞、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泰國、韓國、黎巴嫩、蒙古。歐洲有阿爾巴尼亞、比利時、保加利來、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匈亞利、盧森堡、摩洛哥、荷蘭、西班牙、羅馬尼亞、瑞士、土爾其、南斯拉夫、前蘇聯等國家均先後發行過血的郵票。
•成分獻血在美國
  美國早已全部實行無償獻血。大約每年有6%的人獻血,其中95%以上為成分輸血。美國每個大城市有一個血液中心,向周圍地區所有醫院提供血液服務,在鄉村也設有采血點,有采血車。
•無償獻血在法國
  在法國,一年四季,常可以看到輸血中心的采血車停靠在大學或機關的門前路旁,登車獻血者絡繹不絕。醫生根據獻血者的身體狀況決定抽血數量。獻血後,一杯咖啡加奶便是酬謝。
  法國的無償獻血制度以免費、自願和匿名為原則,自1952年開始實行。儘管各地區存在著差異,但全國平均每年有近400萬人次獻血。這些獻血者捐贈的血漿每年拯救150萬人的生命。在法國動手術、輸血的費用十分昂貴,但由於法國的獻血、捐獻器管等方面有歐洲最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因此從未出現過買賣血液的“紅色淘金熱”現象,也沒有發生許多有償獻血國寶遇到的供應困難。法國人為無償獻血制度的成功一直感到驕傲,認為提倡團結一致、互相友愛的“法蘭西精神”,比用冷酷的金錢交易方法更容易動員獻血者。法國各地都有民間自發組成的“獻血者協會”,近年來獻血者中年輕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如法國馬賽市,四分之一的獻血者是24歲以下的大學生。
•日本的無償獻血
  日本從賣血過渡到無償獻血整整經歷了10年的時間,他們的主要經驗是:
  1、政府重視:政府把獻血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納入政府工作規劃,並制定了有關的方針政策。
  2、宣傳工作賣勢浩大:把能發動的部門和能利用的一切宣傳工具充分發動和利用起來。
  3、官員帶頭無償獻血:規定凡就任政府厚生省大臣一律獻血一次,都、道、府、縣官員每年獻血一次,超過年齡或因病不能獻血的,要到血液中心當一天負責人或組織一次獻血活動。
  4、呼籲並規定民眾獻血: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或在成人紀念日時,集體獻血一次;參加工作或司機辦理開車執照時,每人獻血一次;“五一”勞動節,工會團體公務員和工人集體獻血一次;妻子生孩子時,丈夫獻血一次。
  5、規定每年7月為獻血活動月:此月,是獻血宣傳教育和無償獻血的一個高潮,以引起各界對獻血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6、獻血教育從少年兒童抓起:安排獻血知識課,並組織學生到血液中心參觀。
•摩洛哥齋月獻血
  齋月是摩洛哥人義務獻血的時候。齋月為伊斯蘭教的聖月,教徒要把齋一個月。在此期間,每天太陽出升後到太陽落山前這段時間不能進食不能飲水,太陽落山後人們開始吃飯。據說齋月的目的是讓教徒體驗窮人的艱辛,把齋月中節省下來的食物施捨給窮人,因此,這是奉獻之月。獻血也是一種奉獻舉動,所以,這個月獻血的人很多。首都拉巴特血庫每年齋月都設臨時采血帳篷,義務捐獻自己的血液。
•瑞士人下雨天去獻血
  在下雨天,一個精明的瑞士人可以將所有的事情都擱置在一邊而去參與獻血。據說這是作為防備未來不幸事件的一種保障。當一個輸血服務機構的流動小組到達了,其場面之熱鬧不亞於盛大的儀式。當地所有的居民們都毫不猶豫地捐獻他們最寶貴的鮮血,而回報的只是一杯咖啡和一塊蛋糕而已。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